在宠物医疗领域,输血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,但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的标准,以确保输血的安全与有效,了解宠物医院输血标准对于保障宠物健康至关重要。
输血的必要性
当宠物出现严重贫血、失血过多、血液系统疾病等情况时,输血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,宠物遭遇车祸大量失血,或者患有某些导致红细胞严重破坏的疾病,自身造血功能无法及时满足身体需求,此时输血能迅速补充血液成分,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输血前评估
- 全面体检
- 宠物医生会对宠物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,包括体温、心率、呼吸、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,这有助于了解宠物当前的身体状况,判断其是否能够耐受输血过程,如果宠物体温过高,可能存在感染,此时输血可能会加重病情,需要先控制感染后再考虑输血。
- 对宠物的血液系统进行评估,包括血常规检查,了解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等各类血细胞的数量、形态和比例,严重贫血的宠物,需要进一步分析贫血的类型,是缺铁性贫血、巨幼细胞贫血还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等,以便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。
- 血型鉴定
- 准确鉴定宠物的血型是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,不同宠物物种有各自的血型系统,常见的犬有DEA1.1、DEA1.2等血型,猫有A、B、AB型等。
- 血型鉴定通常采用专门的检测方法,如血型卡检测或凝胶微柱法等,通过血型鉴定,可以避免因血型不匹配而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,如急性溶血反应,这是非常严重且可能危及宠物生命的情况。
- 交叉配血试验
- 在确定宠物血型后,还需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,这是将供血动物的红细胞与受血动物的血清进行混合,观察有无凝集反应。
- 交叉配血试验分为主侧和次侧,主侧是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,次侧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,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反应,才能进行输血,交叉配血试验能进一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,降低发生输血反应的风险。
供血动物选择
- 健康状况
- 供血动物必须健康,没有传染性疾病,如犬瘟热、细小病毒感染、猫瘟等,通过全面的体检、传染病筛查等确保其符合供血要求。
- 供血动物的身体状况应良好,营养状况佳,没有潜在的疾病隐患,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肝脏疾病的动物可能不适合作为供血者,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血液质量。
- 血型匹配 供血动物的血型必须与受血动物完全匹配,如前面所述,不同宠物的血型系统不同,严格的血型匹配是输血成功的关键,只有血型匹配,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免疫反应。
输血过程标准
- 输血途径
- 常见的输血途径有静脉输血,这是最常用的方法,一般选择宠物的前肢或后肢静脉进行穿刺输血,在输血前,要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,防止感染。
- 输血速度要根据宠物的体重、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,通常开始输血速度较慢,每分钟10 - 20滴,观察15 - 30分钟,如果宠物没有不良反应,再适当加快速度,但一般不超过每分钟5 - 10ml/kg体重,一只5kg的宠物,输血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分钟25 - 50滴左右。
- 输血监测
- 在输血过程中,要密切监测宠物的生命体征,包括体温、心率、呼吸、血压等,每15 - 30分钟记录一次,观察有无异常变化,输血过程中宠物心率突然加快,可能提示存在输血不良反应,需要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相应处理。
- 观察宠物有无输血反应,如皮肤瘙痒、红斑、呼吸急促、呕吐、腹泻等,一旦发现有任何输血反应的迹象,应立即停止输血,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,如给予抗过敏药物、吸氧等。
- 输血时间 输血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根据输血总量和宠物的耐受情况而定,通常一次输血时间控制在4 - 6小时以内,如果需要多次输血,两次输血之间应间隔一定时间,让宠物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调整。
输血后护理
- 继续观察 输血后,要继续对宠物进行密切观察,时间一般为24 - 48小时,观察内容同输血过程中的监测项目,确保宠物没有迟发性输血反应,有些输血反应可能在输血后数小时甚至一天后才出现。
- 营养支持 给予宠物营养丰富、易于消化的食物,帮助其恢复体力,适当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,有助于提高宠物的免疫力,促进身体恢复,可以给宠物喂食优质的宠物专用罐头、营养膏等。
- 预防感染 由于输血过程可能对宠物的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,要注意预防感染,保持宠物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,定期消毒,避免宠物接触患病动物,如果宠物出现发热、精神不振等异常情况,要及时就医检查。
宠物医院输血有着严格且细致的标准,从输血前评估、供血动物选择,到输血过程的规范操作以及输血后的精心护理,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宠物输血治疗的成败,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标准,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宠物输血的安全与有效,让它们在面临疾病挑战时能得到更好的救治💖。